首頁> 雜誌專書

文章作者 洪義濱
作品照片
文章標題 淺談藝術投資
文章出處
文章內容  
藝術市場的興盛與該區域的政治、經濟活動有密切的關係,1920年的巴黎、1960年的紐約、1980年的東京由於政治安定、經濟繁榮,藝術市場隨之登上高峰。長久以來,藝術品一直是一種既有利可圖又充滿趣味的投資標的,除了有投資價值之外,還有社會效益;名貴藝術品的擁有者是社會地位的象徵,擁有藝術品所帶來的行家的形象,將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收藏藝術品的行列,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自己變得與眾不同。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之後,帶來了經濟繁榮的景象,政府為了避免景氣過熱所帶來的通貨膨脹,施行「宏觀調控」針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做控制,以遏制資本市場的投機事業、地區的盲目投資及低水準的重複建設,而採取「緊縮信貸、限制買賣、建造豪華房產」,利用加高投資門檻,為過熱的經濟降溫。在縮減投資管道之下,藝術投資因此迅速興起,因為藝術投資受政府的干涉最少。因此畫廊、拍賣公司相繼成立,藝術品屢創新高,這股風潮延燒到整個亞洲市場,2006年後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。 藝術投資與股市房地產 雅昌藝術網和台灣萬寶週刊分析1980至2010三十年的投資報酬率,房地產10倍、金融資產15.3倍、藝術品20倍,藝術投資報酬率居冠。藝術品做為裝飾之外又可提升生活品味,惟藝術品陷阱高,資訊取得不易,若有專業藝術經理人或書畫藝術鑑賞專業人士的引導,當可減少投資失敗的機率。 藝術投資 房地產 股票基金 1980-2010投資報酬率 20倍 10倍 15.3倍 附加價值 布置裝飾、提升品味 自住、出租 附加費用 保管費、鑑定費、拍賣費 稅捐、裝修費 手續費 變現率、流通率 低,不可貸款 中,可貸款 高,可融資 市場陷阱 高,偽作、裝飾畫 最低 資產掏空、內線交易 藝術品暗藏的玄機 藝術品的價值高於其它投資標的,但有意進入市場者仍抱持懷疑態度裹足不前,究其原因乃由於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資訊取得不易。 綜觀藝術品投資所暗藏的玄機,第一是變現不易,收藏家從藝術家、畫廊、經紀人或拍賣市場購入藝術品,經過一段時間的收藏,藝術品增值後如何推出變現以轉換收藏標的都是一門專業的知識。 第二是保存不易,藝術品收藏的環境很重要,環境不好導致孳生蠹蟲,或者發霉變形、油彩剝落皸裂都是致命傷。收藏的溫度約16至17℃,濕度約58至60%。 第三是真偽難辨,當代名家贗品充斥,齊白石印文說:「吾畫遍行天下偽造居多」印文又說:「有眼應識真偽」。書畫學習自古均以師弟相傳,學生臨摹老師的作品,技巧風格似其師,或有老師幫學生作品落款者,這些作品若流傳於市場當難辨其真偽。唐張彥遠《曆代名畫記》記載:「吳生(吳道子)每畫,落筆便去,多使琰(翟琰)與張藏布色。」有時候吳道子只描個大概,便讓弟子來完成。西元722年(唐玄宗開元十年)吳道子在洛陽「敬愛寺西禪院」繪「日月藏經變」及「業報差別變」壁畫即是由翟琰完成的。北宋米芾「畫史」說:吳道子300本全系偽造由此可見。 藝術品的價值如何制定 藝術品的價值主要決定於作品的歷史價值、藝術價值及希缺性。藝術品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對今天的影響是時代所賦予的,畢卡索1907年26歲的創作《亞維儂姑娘》是二十世紀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。藝術價值主要體現作者的藝術個性、風格及所反映的地域或民族風采,藝術創作技巧高、難度大,價值就高,升值潛力也越高。1960年國際視覺聯盟規定「雕塑12件、版畫100張以內」,有限的數量是藝術品得以保值、增值的重要保障。 藝術品價值和藝術家的知名度也有密切的關係,名氣越大、功底越深厚的藝術家的作品升值潛力也會越大。同一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、不同特色的作品、藝術家的技巧、藝術品的機緣、藝術家的人生經歷都會影響價值。 好的藝術家與藝術品 好的藝術作品通常具備四個條件,專家點頭、同儕認可、觀眾鼓掌、市場接受。好的藝術家則具備三個條件,風格鮮明獨特、技法難以取代、品格良好。 特殊的視覺語言,是藝術家藝術成熟的標誌和概念。藝術家在了解藝術史發展後,創造出空前的視覺藝術,他像發明家,迴避不同的風格,展現自己的獨特的風格。齊白石說:「學我者生、似我者死」風格鮮明獨特是藝術家的第一要件。第二是技法難以取代,西方的構圖是定點透視幾何構圖,接近建築,講求寫生黃金規律。東方畫家喜用龍形構圖,重視文史,強調「詩中有畫、畫中有詩」的意境。第三是藝術家的品格,修養良好的藝術家其作品將如其人之受人愛戴和喜歡。 掌握入門訣竅 藝術投資要明識精品,徐悲鴻的奔馬價格通常比立馬高一倍,橫的奔馬遠不如正面或斜著跑的馬﹔如果是普通的奔馬,那不如買立馬的精品。張大千的人物畫正面的價格高於側面、背面。齊白石的壽桃、草蟲價格高,晚年作品更高,因其藝術巔峰期出現在晚年。 尺寸大小適合懸掛的,畫面色調吉慶熱鬧的比較受歡迎;人物畫五官的正面肯定比背面、側面清晰。題跋內容類似「馬到成功」 吉祥語買家大多喜歡﹔類似「黃昏落葉時」等就得尋有緣人了。 藝術投資的風險 藝術品是稀有的產品,不可複製,高品質的藝術品數量又很有限,長期的經濟繁榮使人們對藝術品的需求加大,這意味著從長遠來看,藝術品的價格肯定是上升的。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威廉˙哥茲曼William Goetzmann說:「在經濟繁榮時期,藝術品比股票上漲快。」但藝術品市場對股市和經濟衰退的反應是緩慢的,通常有九個月至兩年的時間差。 藝術品投資通常需要數年的時間,因為藝術品的流通性較差,而且交易的費用,如拍賣傭金、圖錄費、保險費、手續費等,遠遠超過其他投資標的;而且藝術品投資市場對藝術品的所有權、真偽、拍賣作價等這些不為人知的內幕,使得藝術品市場充滿了風險。 拍賣會的價格是自然上揚,但有些則是哄抬、護盤炒價。藝術投資的風險有時候來自市場炒作,有時候來自誰買了作品。愛炒短線的投資客,還是買了不賣的收藏家?投資客容易攪亂市場行情,收藏家會導致藝術品凝滯不流通,所以最好是投資客與收藏家各占一半。 藝術家要在畫廊與拍賣市場皆有行情,才有投資的價值。藝術市場偶有某藝術家的作品在畫廊行情不錯,可是拍賣公司卻不收件的情事。數年前中國水墨價格突然被炒高,但很快又跌回原點,是因為沒有國際買盤的支撐。藝術家要同時獲得畫廊、藝術評論界、拍賣公司與資深藏家的共同欣賞,身價才能高居不下。 書畫價格瘋狂背後的推手 每年春節前後,書畫家都會調整潤格,范曾每年都會在榮寶齋舉辦迎新春的展覽,在展覽會上推出新一年的潤格,很多當代的書畫家馬上就據此找自己的定位,調整自己的潤格。加上政府政策利多,雅賄需求不斷膨脹,價格自然繼續攀升。 買家瘋狂的故事:「經濟這麼繁榮,藝術品沒理由跌價。我買的作品,去年一平方尺才一萬元,現在都三萬了。我買當代藝術家的作品,有藝術家做保證,保真!怎麼可能賣不出去?」似乎從未考慮過套牢的風險。 按照從業人數統計,當下85%的人的畫價都在下跌,整體行情並不好,但是市場常見的現像卻是畫家之間相互攀比潤格,你一平方尺一萬元,我就非得兩萬元,而實際交易中往往五六千元都無人問津。 值得藉鏡的投資分配 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1974至1980年共投資4000萬英鎊購進2232件作品。經過七次拍賣獲得總收入1.68億英磅和11.3%年平均收益率。其收藏藝術品的種類及比率值得我們參考: (1)大師繪畫18.8% →文藝復興、18世紀時期 (2)大師素描10% →藝術史確定的人 (3)印象主義藝術10% →台灣、日本特別喜歡印象主義 (4)中國藝術品10% →瓷器 (5)書籍與手稿10% →英文 (6)以下依序遞減:古董、中世紀與文藝復興藝術、大師版畫作品、日本漆器、19世紀裝飾藝術、家具、銀器、原住民文物。 結語 當今的藝術創作者約3%會在三十年後還有市場價值。藝術品收藏與投資,除了選擇有藝術性、有歷史價值、完整優美的作品,也要懂市場趨勢、畫家定位、作品的質與量及畫家的師承系統。 澳大利亞的藝術投資顧問維吉尼亞威爾遜(Virginia wilson)說:「藝術是數百年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投資專案,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它在近幾十年中比傳統的投資方式更勝一籌,人們獲得的是藝術投資賺取的利潤,而非股息。」瑞典的投資顧問查拉米斯(Charamis Ioannis)認為:「收藏藝術品是最愉快的消費方式,它可以給藝術品的收藏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,同時還能獲取經濟上的回報,但購買藝術品不應僅僅出於賺錢的動機,買你喜歡的藝術品,如此,就算萬一藝術品貶值,但其內在的價值是永存的。」